时间:2022-10-07 17:42:14 | 浏览:591
做好“十三五”规划收官,开启“十四五”规划谋划,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里,大同市平城区持续深化省域副中心城市“首善之区”建设,蹚出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路,各项事业平稳健康发展,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抓党建
政治建设夯实基础
全面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形成长管严管的机制和合力,平城区委常委会专题听取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区法院、区检察院党组管党治党情况报告,区委主要领导切实当好管党治党“施工队长”。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制度,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多种形式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220余场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宣讲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在平城区落地生根。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纳入党的纪律监督范围,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调整了大同市平城区委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大同市平城区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健全完善意识形态领域分析研判机制,制定《大同市平城区意识形态考核办法(试行)》。扎实推进组织建设,聚焦基层、聚焦问题、聚焦转型、聚焦创新,严责任、补短板、抓规范、树品牌,持续推进作风建设。2020年平城区委开展两轮巡察,实现一届任期内巡察覆盖率达100%。
强经济
撬动持续发展后劲
采取积极的政策支持,平城区委、区政府通过主动减税降费、对接金融机构、强化经济运行分析监测调度、实施县级领导包联企业等一系列措施,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经济稳步发展。
聚焦“项目为王”,去年共建设159个项目,实现开复工率100%;竣工投产项目19个。深入推进招商引资行动,3场招商大会,签约项目22个,总投资约77.12亿元,16个项目已落地。
扎实推进10个工业转型升级项目,29家规上工业企业全部按照“六有”标准实现科研创新机构全覆盖。加快推进5G建设,完工比例占目前规划总数的96%,开通比例达98%。民营经济实现稳中有进,大同潘家园文化基地等被评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申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20项。组织金融帮扶专场对接会3场,征集15家银行金融优惠政策和低息金融产品在云中商贸物流园区线上服务平台、各大商会会员群和行业协会群发布,服务商户达5000家。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启动“一枚印章管审批”工作,分2批将原分散在27个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182项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划入区行政审批局,办结各类证照2.49万件。审批材料压减率达到35%,审批时限压缩最少53%。
重品质
筑牢城乡文明根基
大力推进区域污染防治,建立“散乱污”企业(作坊)动态管理机制。落实河长制,各级河长巡河完成率达106.1%。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加快城市建设,棚户区住房改造(续建工程)基本建成2228套。25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已完成80%。有道公司、环卫处进驻100个无物业小区开展物业配套服务,惠及45个社区、14031户居民。
深入开展“两下两进两拆一提升”及市容市貌百日专项整治工作,综合整治大同大学南门区域。数字城管业务系统软件整体升级,数字城管发现并上报各类城市管理案件40471件、立案38124件,处结率达94%以上。
以乡村振兴为目标,编制完成全区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60个村庄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成立股份经济联合社。持续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平城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累计谋划项目28个,签约项目9个。完成省级有机旱作农业2000亩脱毒马铃薯种植封闭示范片创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实施“六大专项”行动,基本建成农村垃圾收运体系,60个村全部建立了村庄保洁机制。
以文旅融合为突破,推进基层公共文化云视讯服务平台建设。开展免费送戏下乡100场演出,观看者达3万余人次。统筹城、灯、游、商等要素,与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展现大同厚重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充满现代魅力的城市形象。深入挖掘文旅资源,开发设计多条大同本土旅游线路。
保民生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以人民满意为导向,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常态化疫情防控有序开展。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强化学前教育,投资1720万元新建3所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8所,超额完成25所;夯实校园安全工作基础,充实师资力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全力促进劳动就业,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601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506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603人,创业带动就业人员17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30人。招聘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77人。开展“春风行动”等2场线上及2场线下招聘会,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88期3362人,创业培训1900人。
全面加强社会保障。为受疫情影响的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407.83万元。做好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工作,为8000余户家庭发放货币补贴资金,256户低收入家庭住上配租房。加强社区建设,社区活动场所面积达7万平方米。
积极组织开展爱国卫生季活动,为常态化疫情防控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序推进平城区人民医院、中医院、卫生应急保障中心项目建设。1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通过验收,为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596396份,完成产前筛查6124例。
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检查企业6230家,发现一般隐患2504项,关闭取缔4家,责令限期整改19家。开展建筑领域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有力地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赵志成 邸东芳
(责编:李琳、刘洋)
沾益区紧紧围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全市前列,打造云南副中心城市的发展新高地”的宏伟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曲靖现场办公会精神,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抓实工作重点、提升工作水平,全力以赴推动现场办公会精神在沾益落地生根、开
竣工项目投资额2亿元以上的民生、基础设施及产业竣工项目,不含安置房项目104国道温州西过境永嘉张堡至瓯海桐岭段(鹿城段)工程总投资29.23亿元,主线全长约9.8千米,采用六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兼顾城市道路功能设计,建成后可缓解温州西部地区
大河网讯 9月25日,“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鹤壁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重点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鹤壁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鹤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郝志军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鹤壁
漯河市,河南省地级市。漯河这几年城市变化非常大,民众的素质明显提高,城市环境不断提升,街道干净整洁,绿树成荫,是宜居之城,文明之城!2020年,漯河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73.9亿元,增速1.5%。漯河能有今天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解放区:“四区四中心”打造发展新高地 春光明媚,解放区健康产业园区内河流蜿蜒而过、繁花风景旖旎,一个全域旅游康养中心正呼之欲出。夜色朦胧,民主路由北向南商场华丽云集、车流幻影成海,一个现代服务业中心正日渐成型。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12月19日—12月21日,淄博市举行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现场观摩点评会。2020年淄博市重大项目共计320个,总投资421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40亿元。12月20日上午,观摩第六站来到博山。今年以来,博山区抓牢“双招双引”这一强力引擎
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讯2月6日亳州谯城区政府发布通告,所有小区、村、单位一律实施24小时严格进出管控。当前,全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期。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最大力度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最大程度保证人民群众身体
胶东在线9月30日讯(记者 贾楚航 郑坤 见习记者 李一凡)9月30日,烟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以“十大创新”引领改革突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介绍市直有关部门推进“十大创新”工作情况。会上,烟台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健介绍了营商环
近日,新能源电池行业巨头宁德时代与山东省政府签约的消息刷爆新闻。宁德时代成立于2011年, 2018年在深圳上市。仅用不到十年的时间,从0做到了1.2万多亿的市值。拥用四大研发中心和九大生产基地的它,截止到现在,与其合作的车企像宝马、戴姆勒
2021年8月17日,位于人民路地道桥旁的“翠乐园”改造收尾。至此,复兴区2021年十五件民生实事之一“新建改造提升的5个城区街心游园”项目,“翠乐园”和孟仵桥头游园已建成,其余三个正在紧张施工,有望9月底全部建成。“翠乐园”占地6300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