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平城区:加快推进四区建设全力打造“首善之区”

时间:2022-10-07 17:44:10 | 浏览:3018

文博苑智慧社区暖人心智能缴费,居民生活更便捷环卫公寓构建城市新样板精细管理,平城市容有新貌平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平城区御河两岸环境优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

文博苑智慧社区暖人心

智能缴费,居民生活更便捷

环卫公寓构建城市新样板

精细管理,平城市容有新貌

平城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

平城区御河两岸环境优美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紧紧围绕大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持续深化打造全市“首善之区”的发展定位,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人居环境、政治环境,全力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城市精细管理样板区和幸福大同示范区,统筹把握市与区、东与西、城与乡、治与疏、严与爱五对关系,扎实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平城区与全国全省全市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平城区服务型政府四个建设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需要高效的政务服务来保障,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来支撑。要加强政治建设,把握发展规律,创新治理方式,提高治理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建设数字政府。加快构建全区“一朵云、一张网、一平台、一系统、一城墙”,大力提升政府治理数字化水平。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原则和“省市两级平台、三级管理”架构,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建设。

建设法治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提升政府决策质量和效率。全面推进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政务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全面推动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

建设廉洁政府。严格落实区政府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真履行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强化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效运用身边的反面典型案例教育干部,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该区各项配套制度,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四风”变异行为。

优化营商环境。按照“三对”“六最”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确保全区营商环境位于全市各县区之首、进入全省第一梯队。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推进同一事项实行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2019,平城经济稳中向好亮点纷呈

日前,记者从刚刚闭幕的大同市平城区第一届四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上获悉,2019年是平城区划调整后的第一个完整年。过去的一年,全区上下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围绕“首善之区”的发展定位,扎实推进“四个示范区”建设,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亮点纷呈。

据了解,2019年该区各项经济指标总体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趋优态势,特别是公共预算收入大幅提升,创近十年来最好水平,平城区逐渐向经济强区迈进。

去年以来,全区抓机遇促转型,推动工业振兴。深入开展入企服务,畅通“96302”服务企业热线,召开政企联席会议,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推进总投资2.4亿元的供暖电替代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设备投资2000万元,新建能源站11座,提供清洁能源供热面积21万平方米。25个转型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其中“AMT系列斜齿双中间轴全同步器变速箱及发动机齿轮智能制造技术改造”“新建大同市城区公建5.83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等5个项目已基本完工。

去年以来,平城区助项目送文化,推动文旅振兴。成立古城复兴项目协调服务领导组,建立区级领导包联制度,督促指导项目建设、及时跟进项目进展、解决项目难题困境。助推总投资约119.48亿元的20个古城项目建设。打造精品旅游公共空间,在10座公共空间投放LED屏、数字图书阅览器、旅游推介平台等。

乡村振兴获得新突破。平城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获批设立。平城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获批,开始工程建设招标工作。大同农业嘉年华项目开园运营,累计接待游客18万余人,门票收入700万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实施“六大专项”行动,总投资2.29亿元,已投资1.6亿元。

双创建设再推新动能。一年来,平城区扶企业揽人才,推动创新驱动,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7项,获支持资金163万元;区级科技计划项目受理16项,审查通过12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家,重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确定资助发明专利申请56件,发放资助资金16.8万元。召开政银企对接会8次,为32个企业项目融资2.99亿元;通过线上平台对接项目92个,累计融资11.75亿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扩充双创基地数量,提高基地运营质量。

不仅如此,去年以来,平城区委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心,坚定不移抓好各项重大改革举措,扭住关键、精准发力,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和政务服务。制定《平城区“营商环境提升年”实施方案》《优化营商环境——支持和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文件,建立健全区级领导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全面启动“一枚印章管审批”,划转108项行政审批事项,收回审批专用章9枚,截至年底,办理审批证照320余件,助推平城经济快稳好全面发展。

2020,平城发展这样干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的关键一年,是全力打造“首善之区”、加快推进“四区建设”的奋进一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拼搏一年,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责任重大。

为此,平城区围绕贯彻落实“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核心区目标,今年平城区将重点抓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围绕“两同步”,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抓好“十三五”规划收官。按时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特别是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梳理检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三大攻坚、民主法治、文化建设、资源环境6大领域53项指标,涉及该区具体指标的实现程度,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谋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科学编制好全区“十四五”规划,以及有关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和空间规划。

二、紧扣转型为纲,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农业要提升。编制城郊农业示范区发展三年规划。推进平城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工业要提效。支持驻区国省营大企业扩销售、挖潜力、增效益,帮助困难企业解难纾困。三产要提质。推动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加快现代服务集聚发展。

三、紧扣项目为王,强化产业发展支撑

紧盯大项目、上马好项目、抓好民生项目,落实省委“年年都是转型项目建设年,今年是转型项目突破年”的要求,按照全省项目建设暨招商引资动员大会精神,按照抓好区本级项目实施,强化“项目为王”的鲜明要求,重点推进37个总投资445.01亿元项目,年内计划完成投资134.73亿元;抓好市属单位在地项目统计,服务好56个总投资433.41亿元项目,年内计划投资83.01亿元。

四、紧扣改革为要,释放发展蕴藏潜能

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城市管理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同时,继续做好区划调整后续工作,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国企国资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教育综合改革等重点领域改革,释放发展蕴藏潜能。

五、紧扣创新为上,培优科创招商环境

持续推动科技创新。用好用足扶持政策,培育创新文化,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区域合作、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区建设,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精准实施招商引资。根据政策导向,及时包装、储备一批项目,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的政策、资金、试点示范项目。用足用活省、市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措施,根据产业类型分类制定招商引资扶持政策。

六、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展经济新模式,依托清华启迪未来能源科技集团总部等全市十大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产业;通过发展特色商圈、发展物流园区、发展康养经济等大力发展特色聚集区;通过完善双创基地(空间)培育机制,新增区级基地(空间)不少于1家;强化基地建设升级,新增省级双创基地(空间)1家,全力发展创新型经济。

七、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实现高水平崛起

建设古城文旅融合示范区。以古城为中心,覆盖御河生态园、文瀛湖以及周边五大场馆,积极申报平城区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文瀛湖文化科创示范区。围绕文瀛湖,布局文创、科创、文娱业态,建设环湖经济带。发展夜间经济,打造文艺沙龙、水景广场、艺术灯光秀、中央舞台等艺术展示空间,构建城市形象展示平台;建设高铁枢纽现代商贸区。围绕高铁站,布局商务、商贸业态,建设中高端购物中心、中高端消费终端。建设沿河休闲康养功能区。围绕御河、十里河,布局文旅、康养业态,将两河沿线建设成休闲康养功能区。

八、打造城市精细管理样板区,实现高标准保护

一是提升城市品质。推进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开展拆违治乱专项行动,有序推进城市地下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实施“两下两进两拆”,有效管控城市风貌,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二是抓好污染防治。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整治,围绕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抓好交办问题整改落实。三是抓好风险防控。加大地方金融机构监管力度,重点做好P2P网贷机构良性退出。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始终保持对黑恶势力的严打高压态势,做到积案清零、问题线索清零。

九、打造幸福大同示范区,实现高品质生活

提升民生福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围绕“幼儿抓普惠、义务抓均衡、中学抓突破、民办抓补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扩大劳动就业增收,实施就业优先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支持扩大再就业,努力提高就业率和居民收入。提升卫生健康水平,加快推进平城区人民医院复建项目、平城区中医院新建项目,新增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创新社会治理。加强三基建设,提升基层党建水平。新建5处社区活动场所,积极对接建设单位移交社区用房,新增社区场所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500平方米以上社区达到100%。

相关资讯

改造城中村、老城区,打造四个副城新城……南宁人 这份规划与你息息相关

以老旧小区、老旧产业功能区、传统商圈、特定历史文化区为主要对象的调整型城市更新片区,坚持“双控、双增、双优”,循序渐进推动“微更新”,重点推进“一带一核四片区”综合整治。向南加快建设南宁临空经济示范区、南宁现代工业产业园、南部科创新城,布局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南宁将落实强首府战略:全部乡镇30分钟上高速、每年开工建设1条轨道线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苏华摄其中,重点建设五象站、南宁北站、南宁站站城一体化改造等综合枢纽,建成贵南高铁和南玉、南崇城际铁路,推动规划建设南衡、南合湛等高铁。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苏华摄顺应城市人口增长趋势,建设特大城市。

南宁将从主城单核变“1+4”中心城区 规划人口规模达千万级

《南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公示中心城区变“14”人口规模达千万级规划到2035年,南宁市域常住人口1190万,其中城镇人口1000万,城镇化水平84%;主城区形成“双核双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双核为埌东—东盟商务中心、五象综合服务中心;

东博会首设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展区

在第12届东博会上,香港举办了中国“魅力之城”香港记者招待会、香港经贸交流会等一系列面向东盟、中国内地的经贸交流活动,与东盟10国的“魅力之城”一起,综合展示贸易、投资、科技、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发展和商机,美美与共、合作共赢。

农生文调研我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情况

农生文还详细了解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情况,强调要积极做好我市轨道交通相关规划和项目策划等工作,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更多支持,不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覆盖面和服务品质,更好满足市民高质量出行需求。农生文强调,要高效推进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科学调度、优化工期,推动规划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投入运营。

建圈强链 打造“国际会展之都”成都上半年会展业总收入达到173亿元

其中助企纾困重点支持3类:由成都市会展企业举办的线上、线上线下一体市场化展会项目,经认定后,按照实际投入的40%给予最高不超过50万元补贴;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广东会展组展企业协会会长、广东省会展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刘松萍教授做了题为《标准化是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的主题分享。

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什么样?成都将打造“一带十园百片”核心区域

8月16日,川观新闻记者从成都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成都刚刚出炉的《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成都片区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面描绘了蓝图——未来三年,成都市耕地面积75%以上区域将建成“十化同步”的“天府粮仓”核心区。

成都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到2024年末,粮食产量达230万吨以上

根据《实施方案》,成都力争通过3年努力,提升建设1个十万亩粮油产业带、10个以上十万亩粮油产业园区、100个万亩粮经复合产业片(园)区,打造形成农田标准化、土地股份化、生产规模化、品种优质化、全程机械化、主体职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管理数字化、效益多元化“十化同步”的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核心区。

要下雨了!未来24小时成都多地将迎大雨,但主城区以多云为主

未来三天,预计成都多云天气为主,多分散阵雨或雷雨,个别地方有大雨到暴雨:17日晚上到18日白天多云,有分散阵雨或雷雨,个别地方大雨到暴雨,雷雨时伴有短时阵性大风,气温26~41℃。18日晚上到19日白天多云,有分散阵雨或雷雨,局部地方大雨到暴雨,气温25~40℃。

上海临港揭牌三周年亮硕果 23条举措指路下一步建设

23条举措促进滨海城市建设在临港新片区揭牌运行三周年之际,上海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有三方面合计23条举措,从产业支撑、城市建设和制度保障三方面,为临港描绘了下一步发展的“蓝图”。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今日黄山交友征婚信息网流浪地球2影评网韦尔股份A股鼠宝宝起名大师网李姓名字大全暗杀风暴电影网澳洲进口奶粉代购高端全屋定制官网睡眠健康知识网今日榆林UFO飞碟探索网月子餐食谱网舟山新闻消息网安踏体育港股NFT艺术品平台大全保山今日新闻网口红品牌网胡姓宝宝起名网董氏起名神器今日临沂装修装潢资讯网今日牡丹江东京旅游网南方基金资讯网攀枝花今日新闻网卡塔尔世界杯箭牌家居股票宝宝起名字唐氏起名网
今日大同官网-大同地处华北地区、晋北大同盆地中心、晋冀蒙三省区交界、黄土高原东北,是全晋之屏障、北方之门户,境内古迹众多,包括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恒山、悬空寺、九龙壁等,是中国首批13个较大的市之一、中国九大古都之一、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中国雕塑之都、中国刀削面之乡、中国十佳运动休闲城市。
今日大同 yehen.cn©2022-2028版权所有